仲景先师用附子,并不要求先煎。反观目前,医者一般均嘱患者先煎附子。生附子所含乌头碱,经加热后转化为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毒性可减低近两千倍。因此现代附子剂的乌头碱水解度,肯定远高于仲景时代,毒性理应极低。
然而,在现实中,附子中毒的个案时有所闻,甚至有所谓“累积性中毒”的报道。而扶阳名家之间,亦常为“患者服用附子后,时而无效,时而呈现不类乌头碱反应的中毒表现”而苦恼,甚至打算在临床上弃用附子。
近日引起较多人关注的“附子过度炮制”问题,应只限于引发药效低下,而不能说明为何患者服用久煎之附子剂后,仍有异常反应频生的问题。
附子之低药效与高毒性是如何形成的?
有附子生产厂方表示,废弃附子传统炮制工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传统的落后设施达不到现代化GMP标准要求”。实况真的如此吗?
先向大家介绍制附子的加工过程。
按传统规范生产要求,制附子须以江油本地新鲜收成的泥附子,洗净后于当天下午或晚上必须入池浸胆。每一千斤鲜附子,配五百斤胆巴。一般先泡胆巴6—7天,然后流水退胆5次,每次1天,再进行去皮、切片和热处理而成。此法一般需用五斤左右鲜附子,才能生产出一斤制附片。成品轻脆,色黄,切面无光泽,略呈浮水。
首先说说为何要灌胆巴。江油附子到期不掘,会在地下烂掉;掘出后,三两天内如不逢连天烈日晒干,亦会迅速烂掉,无法阴干,是有名的“过夜烂”!因江油附子太易烂,古时为附子灌胆巴的原意,乃利于在短短的附子收成期限内,高效率地进行防腐加工,以便保存运输,而非为了调节附子的药性。
胆巴的化学式为CaCl₂(不等于盐巴NaCl),其性属扶阴而有毒,乡下人有用以自杀者,如《白毛女》剧中杨白劳自杀之药,即为本品。
至于近年来盛行大量灌胆巴的另一种真正用意,其实是因为胆巴价廉于附子甚多。灌胆后上秤,附子可增重近一倍,而且外观光亮、好看、又重身,自然赚头大增。故江油附子户有句行话:“无胆不重,无胆不亮!”
奸商的生产法,非常令人震惊:首先以焦亚硫酸钠(吊白块)、工业双氧水、工业烧碱、散泡剂等品,混合煮制附子,煮十多分钟即可全部去皮。上列药物属严重致癌物,但可以低成本高速去皮,并使附子色白、透明、亮质、好看。
然后再为附子超量灌胆巴,将附子泡胆过程延至15天以上,而只作不流水退胆1—2次。甚至在热处理过程中,给附子再一次直接灌入胆巴汁:在木制蒸笼顶上放置大量胆巴,胆巴遇热液化后往蒸笼中附片直接灌入,触目惊心。熏制时,可再加工业硫磺熏白的步骤(“无硫磺不白”)。此法用2.5斤鲜附子即可生产一斤附片,成品沉水快速、身重面光、肉白好看,而其质甚硬。正宗的制附子质地很脆,但我们常见坊间的药店,要动用大铜锤来把附片捣碎,便是这种加工法做的好事。
何谓黄附片?古法的黄附片,乃工序中加入姜黄、红花,煮制附子两三小时而成。目前因成本高,已经无人做了,连超级名店如北京××堂卖的,也非正货!第一种变法生产,是在制附流程的基础上,用化学染料“柠檬黄”来染制附片,煮十分钟即可。缺点是色不自然,且半年后会褪色。故此,第二种更绝的生产法,是用“嫩肉黄”(严重致癌物质)来染制,成品成本低、色美、自然、不褪色。
何谓黑附片?正法是用黑豆、甘草或红糖等煮制。变法则是用工业黑色染剂煮成,成品表面黑、肉心黑透,像玻璃片,又称“玻璃附片”。
但读者应该注意:黄附片和黑附片都是后世医家搞出来,仲景从来没用过!
生附子又如何?正法为以烈日晒干,或以低温干燥箱焙干者为是。只要煮透或蒸透了再入药,应该反而是药效最高,而又最不引起累积性中毒的补益元阳极品。
不过,如前述之因,泥附子离土后,必须于三几天内处理期限内焙干。而一个低温干燥箱,数天内是焙不出多少斤之干透附子的。故若七月头几天是阴天,那便只能以微波或直接炭火焙干结合硫熏来处理了。这样处理出来的,也算是较好的附子,不过加热温度较高,引致有效成分打了点折扣,用量比真正生晒的附子要加大一点,且要煎煮得久一些。现在江油的生附片,多是用含硫的焦煤烧烤出来的;无硫无烟的焦煤价格贵一倍多,没人再做亏本加工了。
在中药中最具不可替代性、最有起死回生之能的附子,在近代却屡屡蒙冤,最憋屈之处还在于:很多时候它的毒性是人造的!
现行流通的江油川附,很多都是这样炮制出来的!加工户要生产附子时,只需拨一个电话到化工原料店,说出要生产多少斤哪种附子,根本不用明说要买哪种化工药剂,店方自会称好、配送到户。在单据上,自然是不会记下所购买药种之实质种类的。本地加工户,戏称为“一条龙服务”。
总结而言,在市场上流通的制附子,离不开四种问题:
(1)大量灌胆巴而退胆不全的“胆巴附子”。此类附子的含胆巴量,可超出规范生产品十多倍,入口较麻而苦,带有咸涩味,质重硬而面有半透明光泽。初入门的同业,最易误以为是好附子。
(2)含大量剧毒,甚至致癌化工原料的“毒附子”。此类附子,因毒性来自化工品而非乌头碱,故长时间煎煮,根本无助于灭毒。
(3)因某些原因,而需安排进行反复多次流水退胆的“附子渣”。此类附子,质检乌头碱含量时,是一定过关的;可是乌头碱并非水解成有药效的乌头胺,而是被过水冲掉。这种附子,有时一次用上半斤,药力还比不上一两正法炮制的制附,或者三钱生附!
(4)其他产地的附子,混充地道附子。
市售制附,大部分为此四种因素之合成体。故此,患者服用附子剂后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并非关乎医家的方证水平,而是视乎他当时碰上了哪一种附子!试想想,任你是国手医神,假如有个捣蛋鬼,把你的君药一时推大三倍,一时减少五倍,一时又添加上大量致癌药品……试问你能不倒上大霉吗?
本年夏至前后,笔者请了几家江油附子户,按本人要求的规范生产步骤,试作了一二千斤制附和生附片。其间,个个附子户摇头叹息,视为“违反传统”,声言即使照办,笔者也注定了必然会亏大本无疑!
生产完成后,笔者特别着意把规范生产的附子,试用于:(1)过去服用市售附子易出现异常不适者;(2)过去曾长期服用扶阳方剂、辨证无误而疗效不明确者。结果两者均呈现非常可喜的突破!
例如,一个家族,全员均是一旦服用市售附子,必然引发剧烈头痛;试用正品附子,则不管如何重用,均无头痛之现象。
有一位患者,因罹患重症心律不齐、冠心病合并心衰,长期求诊于扶阳名家,仍不见好转,近期已恶化至无法自行在床上坐起。笔者以基本类同之方药为其处方,唯易以正品附子,结果患者一夜病减,可站立下床,一周内可上落楼梯!笔者的个人医术修为,肯定不如其先前求诊之名家远甚,前后疗效的差异,正堪说明劣药之误人!
高效的扶阳方剂,药的把关是首要的。许多当世扶阳名家,用附子动辄数两,此非因其偏好重用,实为凭其经验得悉:现代的制附,重用几两之效力,不过等于古制之数钱炮附或生附子,即约小半剂仲景四逆汤而已。
要保留经方的用药特色,附片亦不宜弃用:生附片、水蒸制附与砂炒炮附,均应续行改进生产水平并观察临床药效。
官方只对乌头碱的含量把关,而对有效成分之保存置之不理,更无视毒性化工品之渗入,为其一大败笔,必须正视!我们呼吁国家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对附片加工生产中渗入的毒性物质进行大力整顿,以保障附子的良好药性,保护民众健康。
附子专题:
经方药材7:炮附子最好用哪种?煨附片、烤附片、炒附片、黑顺片还是白附片?
经方药材4:生附去皮有深意,商家失德无良心
麻附甘临床启示录:炮附子剂量与疗效的关联
煨后晒干和晒干再炒出来的炮附子是有区别的
万字长文聊四逆汤及其常用类方:从药材、加减、剂量、煎煮到服用的各种细节
不建议买:整个晒干的带皮附子
桂林古本35:用四逆汤不要拼命加附子(浅析桂本四逆汤组方原理其一)
经方药材5:附子在神农本草经虽属下品,仲景于伤寒杂病论用却独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高开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配资软件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