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绘着“大西洋之鹰”标记的日本F-15J战斗机在英国科宁斯比空军基地降落,这一刻改写了二战后的亚太安全格局——美国“The Aviationist”网站称,这是日本战斗机首次进驻欧洲。
9月18日,英国林肯郡科宁斯比空军基地,两架来自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斗机在跑道上缓缓滑行。机身明显可见长途飞行的痕迹,但那些专门为此次任务喷绘的“大西洋之鹰”标记依然醒目。
地勤人员迅速架起舷梯,一群英国航空爱好者守在机场外围,长焦镜头齐刷刷对准这些远道而来的“钢铁雄鹰”。仅仅几十小时前,这些战机还在加拿大鹅湾空军基地整备,如今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日本战斗机首次出现在欧洲大陆。
01 历史性飞行,跨洋部署的艰辛旅程
这次代号 “大西洋之鹰” 的行动绝非简单的转场飞行。9月14日,4架F-15J战斗机从北海道千岁航空自卫队基地起飞,开始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远征。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支支援机队:小牧市第一战术空运联队的1架美制KC-767加油机、鸟取县第三战术空运联队的1架日本国产C-2运输机和1架美制KC-46加油机,以及埼玉县第二战术空运联队的另1架C-2运输机。
这支混合编队首先向北飞越北极圈,抵达首站美国阿拉斯加艾尔森空军基地。在阿拉斯加短暂休整后,机群继续向东飞行,于9月17日抵达加拿大鹅湾空军基地。
从这里开始,最艰难的一段旅程开始了——跨越大西洋航线。F-15J作为重型战斗机,其续航能力虽然优秀,但仍需要多次空中加油才能完成这种远距离转场。
02 战略背景,日英防务合作的深化
这次部署并非突然决定,而是日英两国长期酝酿的结果。2022年底,日本、英国和意大利联合宣布将共同研发第六代战机,项目定名为 “全球空中作战计划” (GCAP)。
2023年,日英两国签署《互惠准入协定》,为双方在对方领土开展训练和演习扫清法律障碍。今年,英军F-35B战机首次在日本“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上起降,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也停靠日本港口。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明确表示:“欧洲-大西洋与印太地区的安全不可分割”。这种安全不可分割的认识正是此次部署行动的核心指导思想。
03 法律约束,日本军事扩张的隐形边界
尽管此次部署规模不大,但背后却隐藏着日本法律层面的激烈博弈。日本《自卫队法》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对自卫队海外军事行动仍存在明确限制。
日本航空自卫队参谋长森田雄博对此事态度暧昧,仅表示“此事尚未最终确定”。这种“英方明确、日方模糊”的态度差异,实质上反映了日本政府惯用的渐进式突破策略:通过外国官方先发布消息,自己则保留回旋空间。
如果F-15J战机在欧洲参与“实战化对抗演练”,可能引发日本国内关于是否违反“专守防卫”原则的争议。
04 北约东扩?亚洲版北约的雏形初现
日本近年持续加强与北约的关系,并于今年早些时候设立了驻北约外交使团。据共同社1月16日报道,日本政府驻北约组织代表处15日在布鲁塞尔正式成立。
该代表处在声明中宣称,“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越来越密不可分”,代表处的开设“将为进一步加强日本与北约的关系作出重大贡献”。
美国《新闻周刊》分析称,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日本此举是意图加强与北约的合作。航空自卫队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明确表示:“(日本航空自卫队)将不断加强与(美国空军)的合作,进一步增强日美同盟的威慑和应对能力。”
05 技术视角,F-15J的欧洲之行意义何在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是根据“和平之鹰”计划,授权生产的麦道F-15C/D“鹰”式战斗机。1980年至2000年间,日本共采购了213架该型战机,包括165架单座F-15J和48架双座F-15DJ。
这些战机由两台授权生产的普惠F100-IHI-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提供动力,后期型号配备了改进的F100-IHI-220E发动机。其最大速度超过2.5马赫,作战半径约1900公里,有效载荷能力可支持携带多达八枚空对空导弹。
与美国F-15不同的是,F-15J配备了日本生产的J/ALQ-8电子对抗系统、J/APR-4雷达警告接收器以及J/ASW-10数据链系统。这些日制系统与北约制式装备的互通性,可能是此次部署要验证的技术要点之一。
06 幕后推手,英国“全球英国”战略的防务体现
从英国视角看,推动日本战机赴欧,是其 “全球英国”战略在防务领域的重要举措。“脱欧”后的英国一直在寻找新的国际定位,以对冲“脱欧”造成的国际影响力衰退,深度介入印太安全事务成为其核心路径之一。
英国希望通过推动日本与北约联动,巩固自身作为“印太—欧洲安全枢纽”的地位。同时,加强与日本这一“印太支点”的防务合作,也有助于维持英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有报道称,赴欧的日本F-15J战机可能与英军“台风”、F-35B战机开展空中格斗、指挥系统对接等课目演练。演练积累的数据,将直接影响未来GCAP战机的互操作性设计。
07 长远影响,安全格局的重构与风险
这场跨洲际军事部署的背后,还暗含英日将俄乌冲突与印太安全议题捆绑的战略意图。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全球军事格局阵营化趋势和地区安全风险。
日本航空自卫队新闻稿明确指出,此次任务是“基于对欧洲-大西洋和印太安全相互关联的认识”。这种“安全不可分割论”正在成为北约介入亚太事务的理论基础。
随着日本战斗机首次降落欧洲,东亚与欧洲之间传统的安全地理边界正在被打破。这一行动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更多跨区域的军事部署与合作。
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机队预计将在10月1日结束这次历史性部署,沿原路返回日本。但这些战机在英国和德国基地留下的印记却不会轻易消失。
跨大西洋之旅的尘埃落定后,日本与北约的关系已经悄然改写。F-15J的欧洲之行不仅开创了历史先例,更为未来的跨区域安全合作设立了新的基准。
#热点新知#
高开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配资软件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