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拖带现象概述
图A中,圆代表折返环,激动沿红色箭头方向传播一周的时间为心动过速周长(TCL)。
图B显示,心动过速时激动到达红色箭头处时在蓝点起搏。若蓝点脱离不应期,激动会向两个方向传导。蓝色和红色箭头方向的激动在折返环某处碰撞后不再继续传导。单次起搏后,激动可沿折返环传回蓝点,维持心动过速,称为重整心动过速。若连续起搏后停止,激动继续在折返环内传导,心动过速维持,这称为拖带心动过速或拖带现象。
激动传导至红色箭头处时,起搏周长会短于TCL。在实际操作中,拖带心动过速的起搏间期通常比TCL短10-50ms。若红色箭头与蓝点距离较远,起搏间期短于TCL 50ms以上,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终止,因为此时心肌细胞尚未脱离不应期,无法向前传导。
如图C,连续起搏后停止,激动顺时针传导至蓝点,引发局部除极,记录到电位。该电位与最后刺激信号的间期称为起搏后间期(PPI)。
PPI通常等于TCL,但在心动过速时,由于起搏间期短于心动过速周期,导致部分心肌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时间延长,使得PPI通常大于TCL。若起搏点位于折返环上,PPI与TCL的差值通常<30ms。
图片
2、拖带现象
如图A中,从远离折返环的S点起搏,冲动通过心肌传导至折返环,然后向两侧传播。连续起搏引发心动过速,停止后冲动绕折返环一圈,再从折返环向两个方向传导。S点记录到电位,其与最后一次起搏的时间间隔比TCL长,因为包括了三个传导阶段的时间。如果起搏点不在折返环上,PPI会明显大于TCL,实际操作中PPI - TCL >30ms。这个差值越大,表示起搏点离折返环越远。
刺激方案:心动过速时以短于TCL10-30ms的间期起搏心室。
心动过速被拖带的判断标准界定:心室起搏后逐渐出现AA间期等于起搏的刺激间期,停止起搏后心动过速未终止。
图片
结果解读的要点:
1.首先确认心房被夺获;
2.如果PPT-TCL<115ms基本是AVRT;
3.如果PPT-TCL>115ms基本是AVNRT。
图片
3、心室拖带心动过速后停止起搏的激动顺序
在局灶房速时,心室起搏终止后,最后一次刺激心室产生的V波会逆传至心房,形成A波,并传导至房速起源点。停止起搏后,激动从房速起源点传出,经过一个心动周期,再产生A波,随后激动下传至心室,产生V波。因此,激动的顺序为V-A-A-V。
图片
心动过速机制涉及房室结内折返或房室旁路折返。
在房室结内折返中,心室起搏后产生V波,希氏束逆传至心房形成A波,激动再下传心室形成V波,形成V-A-V顺序。
房室旁路折返时,心室起搏后产生V波,房室旁路逆传至心房形成A波,然后激动通过心房路径传至房室结并下传心室,同样形成V-A-V顺序。
图片
结果解读的要点:
1、首先确认心房被夺获;
2、停止起搏之后顺序是V-A-A-V,诊断房速;
3、如果顺序是V-A-V,除外房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高开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配资软件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