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脾两虚证
- 症状包括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
- 治法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一般会用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有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等,这些药物可以起到补气血、安心神的作用。
归脾汤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归脾汤是中医的经典方剂,其基本组成和用法如下:
方剂组成及剂量(成人常用量)
- 白术30g、茯神30g、黄芪30g、龙眼肉30g、酸枣仁30g、人参15g、木香15g、甘草8g、当归3g、远志3g。(此剂量参考《正体类要》,临床使用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功效
-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的多种症状,对于房颤属于心脾两虚证型的患者,可以起到改善心悸、头晕等症状的作用。
方解
- 人参、黄芪:甘温,补脾益气,使气旺而血生,为君药。
- 龙眼肉、当归:甘温补血养心,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脾气、养心血之力更强。
- 白术、茯神:健脾渗湿,以助气血生化之源;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辅助龙眼肉、当归补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这些药物共为佐药。
-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用法
- 一般是将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煎至药汁浓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具体的煎熬方法可以是先将药物浸泡一段时间(如30 - 60分钟),然后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煎。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剂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会影响方剂的具体应用和剂量调整。
二,心虚胆怯证
- 主要症状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等。
- 治法为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常用安神定志丸加减。其中的人参、茯苓、茯神等药物能起到益气镇惊安神的效果。
安神定志丸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方剂组成及剂量(成人常用量)
- 茯苓15克、茯神15克、人参30克、远志30克、石菖蒲15克、龙齿15克。(临床使用时剂量会因患者具体情况而改变)
功效
-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心虚胆怯型的房颤,能减轻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等症状。
方解
- 人参:大补元气、宁心安神,为君药,起主要的补气安神作用。
- 茯苓、茯神: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辅助人参加强安神之功,是臣药。
- 远志、石菖蒲:远志能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石菖蒲可以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二者共为佐药,帮助祛除心窍之痰,增强镇惊安神之效。
- 龙齿:质重,有镇惊安神的作用,也是佐药,能帮助安定心神。
用法
- 通常将这些药物一起加水煎煮。先把药物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约20 - 30分钟,倒出汤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必须强调,中药方剂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根据患者个体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调整药物和剂量。
三,阴虚火旺证
- 症状表现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等。
- 治法是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会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像生地黄、玄参、天冬等药物能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从而帮助改善症状。
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方剂组成及剂量(成人常用量)
- 生地黄120g、人参15g、丹参15g、玄参15g、白茯苓15g、五味子15g、远志15g、桔梗15g、当归身30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临床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功效
-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房颤,能够缓解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
方解
- 生地黄:滋阴清热,养血生津,为君药,是方剂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滋养心肾之阴,以制虚火。
- 天冬、麦冬、玄参:协助生地黄加强滋阴清热的作用,为臣药。天冬、麦冬滋心阴、清肺火,玄参滋阴降火解毒。
- 当归、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当归补血润燥,丹参活血凉血安神,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它们共同发挥养血安神的作用,作为佐药。
- 人参、茯苓:人参补气,茯苓健脾宁心,起到扶正安神的作用,也是佐药。
- 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同时也能辅助其他药物滋阴,为佐药。
- 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作用于心,为使药。
用法
- 一般将上述药物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次服用9g,每日2 - 3次,用温开水送服。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汤剂煎服方法,先将药物浸泡30 - 60分钟,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20 - 30分钟,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对于房颤这种较为复杂的病症,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四,心阳不振证
- 患者会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 治法为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可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甘草等药物能振奋心阳,龙骨、牡蛎起到安神的作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方剂组成及剂量(成人常用量)
- 桂枝12 - 15g、甘草6 - 9g、龙骨15 - 30g、牡蛎15 - 30g。(具体剂量会因患者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调整)
功效
-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用于心阳不振型房颤,可改善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方解
-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为君药,有温通心阳的作用,能振奋心阳,改善心阳虚的状况。
-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为臣药,可补益心气,同时能调和诸药,与桂枝相伍,辛甘化阳,增强温心阳之力。
- 龙骨、牡蛎:二者味咸、涩,性平,归心、肝、肾经。为佐使药,能重镇安神,收敛浮越之心气,辅助桂枝、甘草起到安神定悸的效果。
用法
- 一般是将这些药物加水煎汤服用。先把药物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 - 30分钟左右,倒出汤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中药方剂的使用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中医治疗房颤还会结合针灸等辅助手段,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变化等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不过,房颤病情较为复杂,严重的房颤还需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高开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配资软件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