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正常情况下:从心房到心室的必经之路是希氏束,心房到希氏束则经过房室结;房室结存在3种可能的传导通路:快径:心脏正常电传导的通路。慢径:分为右侧后延伸与左侧后延伸。(有人认为慢径普遍存在于正常人中;只是未构成发病条件时,其并未表现出来而已。)三条通路的传导速度:快径>左侧后延伸>右侧后延伸二、分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就离不开→折返三要素:a、一个解剖/传导屏障。b、快慢不一的两条传导通路,传导快的不应期长,传导慢的不应期短。c、一个恰当的早搏。三条传导通路,可以有三种组合;再分前传逆传,则可构成六种组合方式。需要注意,折返发生在HIS前,P':QRS或A:V,若希氏束阻滞,可以出现P':QRS或A:V大于1:1的现象。1.S-F/慢快型AVNRT特点:His的A波最早;AH≥200ms,HA≤70ms;AH>HA;AV融合。图片
体表心电图:P’(逆传P) 隐匿于QRS中或处于QRS末端。图片
1.1:典型AVNRT:右侧后延伸前传 + 快径逆传。1.2:左侧后延伸前传 + 快径逆传。与典型双径路的区别是:右侧后延伸区域消融无效,需到左侧后延伸区域消融。2.F-S/快慢型AVNRT特点:CS窦口的A波最早;AH<200ms,HA>70ms;AH<HA。图片
体表心电图:P’(逆传P) 隐匿于T波中或处于T波后。图片
2.1:快径前传 + 右侧后延伸逆传。2.2:快径前传 + 左侧后延伸逆传。2.3:左侧后延伸前传 + 右侧后延伸逆传。3.S-S/慢慢型AVNRT特点:CS窦口A波最早;AH≥200ms,HA>70ms;AH>HA。右侧后延伸前传 + 左侧后延伸逆传。图片
体表心电图:P’(逆传P) 处于ST段或隐匿于T波中。小结:HA≤70ms,AV融合为慢快型;AH<200ms为快慢型;图片
三、标测与消融因为在无数前辈的经验总结中,无论是哪种双径路,消融策略都是消融慢径路;而右侧后延伸又占大多数,所以消融CS窦口与三尖瓣环间的慢径区域(His导管远端和CS窦口底部连线的中下1/3处)可以解决绝大多数AVNRT。少数消融上述位置不能解决的,则消融左侧后延伸区域。因此,在国内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很少有术者会花时间去标测AVNRT。哪种双径路可以标测?首先,标测的最早A波肯定是来自逆传;其次,我们的消融策略是消融慢径;S-F型的A波来自快径,标测是HIS最早没有意义。所以就剩F-S型与S-S型,而S-S标与不标都是消融R-slow处。标测时只标慢径,避免标测快径。标测方法有3种:1.AVNRT发作标测A波;2.心室S1S2标测逆传跳跃的A波;3.心房S1S1或S1S2标测回波A波。消融靶点位置:1.R-slow:His导管远端和CS窦口底部连线的中下1/3处。2.L-slow:逆传慢径最早逆传A波处。(CS近端-CS远端-左心室的解剖消融;不同CS电极进行晚发RS2刺激,若某对电极的刺激可以重整心动过速,则该对电极的位置就是良好靶点。)注意事项:1.消融有效的特征是慢交界性心律(慢结);
2.消融10秒,若未见慢交界性心律,停止放电,调整靶点位置;
3.出现快交界性心律(快结),可能损伤到快径,应该停止放电;
4.如果消融时出现A-V或V-A传导阻滞,立即停止放电。
验证:
1.不能诱发;
2.同等条件下重复术前刺激,“无跳跃无回波”;
3.反复消融后在基础状态及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有跳跃无回波”;
4.在基础状态及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有跳跃有回波”,折返不超过3个。
5.F-S型同等条件刺激,逆传慢径消失。
其他:
双径路的分型最大的难点在于有时不能诱发,需要给予异丙肾后诱发,而异丙肾会影响AH/HA间期的测量。
跳跃并发作也可能发生在旁道(AVRT)。
责任申明:本文仅供个人查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视频 | 无
图片 | 豆豆
作者 | 豆豆理念“非必要,不需要”。
可直接回复“预约挂号”获取宁夏地区各家医院网上挂号方式。
也可通过菜单栏“生活服务”→预约挂号查看。
关于“宁医通”公众号:
起初,本公众号仅作为个人收藏、检索使用。
因为收集了宁夏地区很多医院的预约挂号方式而被更多人关注使用。
但是,由于收集整理工作只有一个人。
由于工作原因,且个人精力有限,功能上尚不完善。
业余之于我也会尽量完善相关功能。
感谢大家的关注,很高兴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便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高开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配资炒股配资平台优势-配资软件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